深圳街头 “隐形交警” 上岗!RFID 抓拍电动车闯红灯实录
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,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便捷出行的首选。然而,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,闯红灯、走机动车道、不戴头盔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,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。每一次违规,都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。为有效遏制此类现象,深圳交警积极引入先进科技手段,RFID(射频识别)技术便是其中的有力 “武器”。

一、RFID 技术:智慧交通的 “火眼金睛”
RFID 技术,简单来说,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(交变磁场或电磁场)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。在交通管理领域,它宛如一双 “火眼金睛”,让电动车的违规行为无所遁形。
当配备了 RFID 电子标签的电动车经过特定区域时,部署在道路旁的读写器便能快速识别电子标签中的信息,包括车辆的登记信息、车主身份等。结合高清摄像头抓拍的图像,系统能够精准判断电动车是否存在闯红灯、逆行、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,并自动记录相关证据,整个过程高效且准确。

二、深圳交警行动:让违规无处遁形
近期,深圳交警通过 RFID 在线监督,成功抓拍了一批电动车闯红灯的违法行为。从曝光的案例中可以看到,一些电动车驾驶人在红灯亮起时,不仅没有丝毫减速,反而加速冲过路口,完全无视交通规则和自身安全。
例如,在某繁忙的十字路口,一辆电动车在红灯亮起后径直闯红灯,此时横向正常行驶的车辆纷纷紧急避让,现场险象环生。幸亏有 RFID 抓拍系统,清晰记录下了这一危险瞬间,为后续的执法提供了确凿证据。

深圳交警表示,将持续加大对电动车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,通过 RFID 等科技手段与现场执法相结合,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。
三、为何不能闯红灯:关乎生命的警示
电动车闯红灯,看似只是抢了几秒钟的时间,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险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在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,闯红灯导致的事故占比相当高。
从物理学角度分析,电动车闯红灯时,由于速度较快,在与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发生碰撞时,电动车驾驶人往往承受不住巨大的冲击力,极易受到严重伤害。而且,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视线盲区,电动车闯红灯进入盲区范围,机动车驾驶人很难及时发现并做出反应。
回顾一些真实案例,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闯红灯,与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,造成两车部分损坏,王某本人也因未佩戴安全头盔,头部受到重创,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;黄某闯红灯时,电动车与汽车相撞,其佩戴的头盔因未系紧,在碰撞瞬间飞起,未能起到保护作用,黄某全身多处骨折…… 这些惨痛的教训无不警示着我们,闯红灯是对生命的漠视。

四、RFID 技术助力交通管理的优势
高效精准执法:与传统的人工执法相比,RFID 抓拍系统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,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。而且,它能够准确识别车辆信息和违法行为,避免了人工判断可能出现的误差,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。
节省警力资源:以往治理电动车违法行为,需要投入大量警力在路口值守。现在,借助 RFID 技术,交警可以将更多的警力部署到其他重要的交通管理工作中,实现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提高市民守法意识:随着 RFID 抓拍系统的广泛应用,越来越多的电动车驾驶人意识到违规行为会被及时发现和处罚,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交通出行氛围。

五、市民如何遵守交规,安全骑行
严禁闯红灯: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,宁等三分,不抢一秒。闯红灯不仅危及自身安全,还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。
按道行驶,不逆行:电动自行车作为非机动车,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,不逆行。逆行会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,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。
佩戴安全头盔:头盔是骑行者的 “保命神器”,骑行时务必正确佩戴。在发生意外时,头盔能够有效减轻头部受到的伤害,保护生命安全。
杜绝超载:严格按照规定,一人一车,不超员载人。超载会影响电动车的操控性能,降低行驶稳定性,增加事故风险。
深圳交警引入 RFID 技术对电动车违法行为进行监督,是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、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重要举措。希望广大电动车驾驶人能够从自身做起,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安全骑行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有序、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。让我们携手共创文明交通,守护美好家园。
图片来源:深圳交警